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

貿協:把握錢進中東契機

工商時報【台北訊】
義大利與希臘事件引發歐債危機,影響歐洲市場前景,同期美國經濟依然呈現疲軟態勢,因此,新興市場自然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,其中又以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中東市場,成為金磚四國以外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地區之一。
為了協助廠商進一步了解中東市場,外貿協會市場研究處日前舉辦「中東油元商機篇--沙烏地阿拉伯及科威特商機發表會」,深入剖析這兩國的潛在商機。 貿協市研處副處長巫英臣致詞時表示,中東地區的石油蘊藏豐富,沙烏地阿拉伯原油蘊藏名列前茅,產量也是OPEC(石油輸出國組織)第一,再加上科威特蘊藏 量全球前6名,是台灣廠商不容忽視的新興市場。
巫英臣補充,今年1到10月台灣出口至沙烏地阿拉伯接近高達15億美金,成長率達77%;同期台灣出口至科威特約1.4億美金,成長率有18%;兩者比起台灣出口全球市場僅有15%的成長率高出許多,可見其重要性。
親自前往中東進行市調的貿協市研處專員張優良表示,中東地區仰賴進口甚鉅,去年(2010)進口總額竟高達3,200億美金。他引用IMF(國際貨 幣基金)資料,在石油輸出國中,今年預估科威特的經濟成長率有5.3%,沙烏地阿拉伯達到7.5%,最令人驚豔的是卡達,竟高達20%,也難怪卡達能夠成 功獲得2022世足賽的主辦權。
造訪沙烏地阿拉伯3大城市(吉達、利雅德、達曼)與科威特的張優良分析,營建、汽車與汽配、食品、3C及通訊、太陽能、民生消費品以及精品市場在當地發展的潛力大,台商應把握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