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利
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周滿傑表示,樓市調整已經五個多月,暫時還未見多大起色,不過,二手樓價仍然極為堅挺,未有顯著蠶食年初升浪的累積漲幅。綜合利嘉閣地
產研究部數據,截至今年9月底,全港50個指標屋苑加權平均成交呎價報6,302元,較六月份高位的6,576元僅輕微下跌4.2%,然而,樓價現水平對
比去年底的5,790元仍然上升8.8%,樓價走勢呈大漲小回格局,顯示牛市形態尚未徹底轉變。
按地區分析,九龍區屋苑今年樓價表現最 為出色,20個屋苑平均成交造價最新報每方呎6,584元,較去年底上升12.0%,較同期整體樓價升幅高出3.1個百分點;新界區屋苑樓價升幅居 次,21個指標屋苑平均成交呎價在過去10個月累漲7.4%至4,858元;港島方面,整體走勢則相對落後,首十個月樓價只累升6.1%至平均每方呎 8,353元。
九龍灣德福花園樓價堅挺 今年累升17.3%暫冠同儕
另一方面,列入觀察範圍的50個指標屋苑,剔除23個樓 價不可作直接比較的屋苑後,27個屋苑成交造價悉數報升,比例高達100%,實質升幅由2.4%至最高17.3%不等。樓價升幅高於大市平均值8.8%、 即「跑贏大市」的屋苑共有15個;實質樓價升幅最高的10個屋苑當中(表二),九龍區佔6席,新界及港島則同佔2席。按實質升幅計,九龍灣德福花園、將軍 澳將軍澳廣場及長沙灣泓景臺包辦三甲,樓價在觀察期間分別彈升17.3%、13.6%及13.5%。另外,西灣河嘉亨灣、奧運站帝柏海灣及柏景灣的平均成 交呎價仍然堅守1萬元以上關口,可見抗跌力較強。
周滿傑表示,儘管刻下樓市境況低迷,但樓價仍拒絕大幅下跌,主要是持貨業主現金充足、 財力豐厚、負利率及房屋供應緊絀等因素推波助瀾的結果。另外,就算政府決心復建居屋,然而最快要到2016年才有供應,對樓價即時影響輕微,相信樓市只要 再捱過年底的「缺水」期之後,二手樓價勢必能重拾升軌。
按地區分析,九龍區屋苑今年樓價表現最 為出色,20個屋苑平均成交造價最新報每方呎6,584元,較去年底上升12.0%,較同期整體樓價升幅高出3.1個百分點;新界區屋苑樓價升幅居 次,21個指標屋苑平均成交呎價在過去10個月累漲7.4%至4,858元;港島方面,整體走勢則相對落後,首十個月樓價只累升6.1%至平均每方呎 8,353元。
九龍灣德福花園樓價堅挺 今年累升17.3%暫冠同儕
另一方面,列入觀察範圍的50個指標屋苑,剔除23個樓 價不可作直接比較的屋苑後,27個屋苑成交造價悉數報升,比例高達100%,實質升幅由2.4%至最高17.3%不等。樓價升幅高於大市平均值8.8%、 即「跑贏大市」的屋苑共有15個;實質樓價升幅最高的10個屋苑當中(表二),九龍區佔6席,新界及港島則同佔2席。按實質升幅計,九龍灣德福花園、將軍 澳將軍澳廣場及長沙灣泓景臺包辦三甲,樓價在觀察期間分別彈升17.3%、13.6%及13.5%。另外,西灣河嘉亨灣、奧運站帝柏海灣及柏景灣的平均成 交呎價仍然堅守1萬元以上關口,可見抗跌力較強。
周滿傑表示,儘管刻下樓市境況低迷,但樓價仍拒絕大幅下跌,主要是持貨業主現金充足、 財力豐厚、負利率及房屋供應緊絀等因素推波助瀾的結果。另外,就算政府決心復建居屋,然而最快要到2016年才有供應,對樓價即時影響輕微,相信樓市只要 再捱過年底的「缺水」期之後,二手樓價勢必能重拾升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