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5年一度的大陸金融工作會議落幕,溫家寶揭櫫未來金融工作重點,也意味新一輪改革措施蓄勢待發!中國網絡電視台報導,近年來,大陸金融業發生了新的歷史性變化,包括深入推進金融機構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改革,金融業綜合實力和抗風險能力顯著提升。
防止產業空洞化
去年11月底,大陸金融業總資產達119兆元(人民幣,下同),比2006年底成長149%。去年9月底,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2.3%,也較2006年底提高5個百分點,不良貸款率為0.9%,比2006年底下降6.2 個百分點。
《京華時報》也引述溫家寶的話指出,今後金融工作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,確保資金流向實體經濟,堅決抑制社會資本脫實向虛、以錢炒錢,防止虛擬經濟過度自我迴圈和膨脹,防止出現產業空洞化危機。
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,近年來國際金融不斷發生危機,此舉意味有些國家的金融發展脫離了實體經濟,導致社會資本「脫實向虛」,才誘發了金融海嘯。
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趙慶明認為,西方國家爆發金融危機,他山之石可以攻錯,值得大陸金融業今後發展借鏡,當前大陸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,尤其是農村地區、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更為迫切,這更需要金融業把握好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原則。
陸金改進入深水區
趙慶明指出,當前大陸金融改革已進入深水區,主要大型金融機構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,金融業融入全球市場的程度愈深。連平強調,金融會議堅 持市場配置金融資源的改革導向,正凸顯出備受關注的利率市場化等改革將深入推進。同時,這一系列改革舉措體現了大陸金融業進一步深化改革、追求市場化堅定 不移的導向。
趙慶明表示,美國次貸危機以及全球金融危機警示,金融衍生品非常複雜,風險管理要非常審慎。大陸要從西方吸取教訓,加強防範風險,不能過度不切實際地發展金融衍生品。
連平也認為,今後一方面需要防範歐債危機產生的外部風險,另一方面也要防範地方融資平台、民間借貸、房地產等內部風險,確保大陸經濟金融安全。
防止產業空洞化
去年11月底,大陸金融業總資產達119兆元(人民幣,下同),比2006年底成長149%。去年9月底,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2.3%,也較2006年底提高5個百分點,不良貸款率為0.9%,比2006年底下降6.2 個百分點。
《京華時報》也引述溫家寶的話指出,今後金融工作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,確保資金流向實體經濟,堅決抑制社會資本脫實向虛、以錢炒錢,防止虛擬經濟過度自我迴圈和膨脹,防止出現產業空洞化危機。
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,近年來國際金融不斷發生危機,此舉意味有些國家的金融發展脫離了實體經濟,導致社會資本「脫實向虛」,才誘發了金融海嘯。
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趙慶明認為,西方國家爆發金融危機,他山之石可以攻錯,值得大陸金融業今後發展借鏡,當前大陸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,尤其是農村地區、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更為迫切,這更需要金融業把握好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原則。
陸金改進入深水區
趙慶明指出,當前大陸金融改革已進入深水區,主要大型金融機構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,金融業融入全球市場的程度愈深。連平強調,金融會議堅 持市場配置金融資源的改革導向,正凸顯出備受關注的利率市場化等改革將深入推進。同時,這一系列改革舉措體現了大陸金融業進一步深化改革、追求市場化堅定 不移的導向。
趙慶明表示,美國次貸危機以及全球金融危機警示,金融衍生品非常複雜,風險管理要非常審慎。大陸要從西方吸取教訓,加強防範風險,不能過度不切實際地發展金融衍生品。
連平也認為,今後一方面需要防範歐債危機產生的外部風險,另一方面也要防範地方融資平台、民間借貸、房地產等內部風險,確保大陸經濟金融安全。